5月31日,一大批養老新技術、新場景、新模式,在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的智慧養老應用場景推介會上亮相。老人在做出指定手勢后如何觸發報警?怎樣通過攝像頭自動在人員聚集場所標記處于摔倒等異常狀態的人?推介會上,參會者紛紛亮出自己的助老“黑科技”。
隨著社會老齡化加劇,如何讓老年人享受更加安全便捷的晚年生活,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近日,在第二屆老齡產業發展論壇上發布的《中國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報告(2023年)》稱,作為現代科技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新模式,智慧養老正在為解決老齡化社會的養老難題提供創新方案。為滿足老齡化社會對高質量養老服務的需求,智慧養老也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出多種新場景。
現實需求呼喚新場景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29697萬人,占全國人口的21.1%。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21676萬人,占全國人口的15.4%。面對不斷加速的人口老齡化趨勢,近年來,我國在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方面取得初步進展,建立了政府主導、市場參與、社會支持、家庭負責的多維工作機制,養老服務供給格局逐步形成,涵蓋基本保障、普遍服務和高端選擇等。
然而,現有養老模式尚未完全滿足多樣化養老需求。例如,部分公共養老機構存在環境質量不佳、不夠重視老年人精神需求、與醫療機構服務銜接不完善等問題。
居家場景下的養老需求滿足同樣面臨許多挑戰,家庭能夠提供的養老照料資源十分有限。同時,專業護理服務人員和高素質護理人才短缺,使得居家養老面臨較高成本支出,增加了家庭養老壓力。
作為一種新興養老模式,智慧養老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智慧養老場景依托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構建起面向居家老人、社區照料中心和養老機構等多維度的服務平臺,為老年人及照護人員提供實時、高效、低成本的服務,滿足多樣化養老需求,顯著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降低支出成本。
中國老齡產業協會展覽推廣部主任、辦公室副主任高鑫麗表示,目前相關政策對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的支持力度正在不斷加大。2023年,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多部門聯合發布《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2022年版)》,遴選出54種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和25種智慧健康養老服務,推動典型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和服務推廣應用,促進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則提出,擬通過強化信息技術支撐、推進平臺提質升級、豐富智慧健康服務、拓展智慧養老場景、推動智能產品適老化設計與優化產業發展環境等方式來提升產品供給、數據應用、健康管理、老年人智能技術運用等能力。
精準銜接產品與服務
在各類政策及社會需求的推動下,伴隨著技術進步,多種智慧養老產品和場景不斷涌現。對于行動不便的老人,他們的日常生活往往離不開他人協助。針對這一痛點,智慧衛浴產品應運而生。老人可借助全程助力馬桶起身器,獨立完成起身落座等動作。洗浴時則可以使用零冷水淋浴器進行恒溫坐浴,從而避免摔倒等意外情況發生。
針對部分老年人起居困難、需要長時間臥床照護,智能護理床產品可以通過起背抬腿、整床升降、頭枕調節等多種模式,調整老人臥床姿勢。護理床同時搭配睡眠監測功能,實現對老人異常睡眠狀態的實時預警,降低子女照護壓力、提升照護專業度,讓老人有尊嚴地享受舒適起居生活。
智慧養老產品不斷推陳出新的同時,將產品和場景之間進行精準連接,是當下智慧養老服務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
例如在養老院場景中,智慧養老平臺可以通過信息化技術準確記錄老年人的個人信息、入住時間和身體狀況等數據,并與家屬實時共享。在此基礎上,機構管理人員可以更高效地根據老人的信息進行床位調配、服務安排。同時,借助床位智能終端、傳感器等設備,機構可以實時監測老年人生命體征、活動情況等數據,醫護人員可通過終端遠程查看老人健康狀態,及時發現異常情況。
在社區養老場景層面,對家居環境、社區照護中心等空間進行智慧養老改造,同樣可以帶來養老服務水平的躍升。如在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區,當地針對轄區失能、半失能的困難老人,率先試點“養老床位進家庭”項目,推出護理床位、互聯網終端、意外報警裝置等智能設備安裝服務。通過一系列智能化改造,打造出“互聯網+智慧養老平臺+呼叫中心+智慧終端”的智慧養老服務模式。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針對老年人的不同需求,當地部門依托智慧養老服務平臺搭建“一刻鐘養老服務圈”,用戶可通過電話或“鄂爾多斯市智慧養老地圖”微信小程序就近預約服務,涵蓋助餐、助潔、助醫、助急、助浴、助行以及保健診療、護理康復、心理支持等多種服務。
加快實現產業化運作
得益于政府、企業及社會的大力投入,智慧養老場景的發展前景持續向好。但智慧養老場景在建設、服務、落地等環節中仍然面臨挑戰。
西安培華學院理事長姜波表示,長期以來,我國康養產業信息化處于“孤島”狀態,從醫療機構到社區服務中心再到養老機構等,數據信息無法實現互聯互通,從而難以得到有效利用。
智慧養老場景建設是系統性工程,需要多領域通力合作。但目前,各部門間的信息數據共享難以實現,導致我國智慧養老服務數據平臺存在規模大小不一、重復建設嚴重、缺乏統一標準和規范等問題,使智慧養老場景在實際落地中面臨諸多困境。
針對這一問題,《中國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報告(2023年)》建議,首先應建立老年人信息庫,為老年人群體提供精準服務。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和醫療機構應實現數據互聯互通,確保數據安全共享。同時,深入挖掘行業數據,主動為老年人提供服務。實施信用管理,確保數據合理使用,加強平臺數據監管。
此外,場景落地需要成熟的技術和產品支持,但智慧養老相關產業尚未形成有效的產業鏈商業運作模式。智慧養老產業具有投資時間長、見效慢、回報低、風險大的特征。目前,這一領域的投資進入和退出機制尚不健全。除少量資本雄厚的企業搶先入局外,中小企業參與較少,多數企業處于觀望階段,導致產業發展活力受限。
通用技術集團副總經濟師兼通用技術康養公司董事長張剛認為,數字康養產業應更加注重普惠可及,向特色化、差異化方向發展,考慮不同人群的需求和負擔能力。
《中國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報告(2023年)》對此建議,應建立養老服務需求動態監測機制,及時關注需求變化,調整供給內容。智慧養老產品操作應簡單易用,消除使用障礙,提高老年人滿意度。(記者 都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