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專家: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智慧養老研究所所長左美云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利用技術對老年人提供支持的商品和服務在中國蓬勃發展。在銀發產業規模擴大的情況下,中國科技企業用技術賦能養老服務。
日本朝日廣播電視網報道稱,截至2023年年末,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超2.9億,占全國人口的21.1%。針對這種情況,使用人工智能和高科技設備的“智慧養老院”正在迅速增多。
智慧養老是指利用信息技術對養老賦能,幫助老年人過上有價值、有意義的幸福生活。從智慧養老產業分類來看,第一產業涉及到康養產業,包括鄉村旅居養老、生態養老等;第二產業為智慧養老硬件制造,包括可穿戴設備、康復輔助器具等產品;第三產業為智慧養老服務運營,涉及生活照料、醫療護理、金融理財多方面。智慧養老支撐中國的老人正在由生存型養老向品質型養老邁進。
中國智慧養老應用日益走深,產業蓬勃發展,已經由啟蒙探索期進入成長期:一方面,智慧養老產業發展勢頭迅猛,智慧養老的概念深入人心。當前,保險金融、房地產、信息技術等企業紛紛入局智慧養老賽道,多元主體正積極參與、有機融合。另一方面,在提速的同時,智慧養老產業的產品和服務也在向數智化、場景化和多樣化邁進。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三部委發布的《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已累計收錄432項產品和服務,供給種類豐富齊全,企業創新活躍,與國際齊頭并進。
中國智慧養老產業迎來發展的良好時期,在智能化技術協助下,由“助老”向“用老”和“孝老”進發。主要推動因素有:一是政策支持力度大。此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明確強調要培育智慧健康養老等7個前景好、潛力大的產業;二是市場需求強勁。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有消費能力和意愿的50后、60后人群逐漸加入養老大軍,市場潛力增加,這些老年人大多有較好的數字素養,對智慧養老的需求日益迫切;三是養老意識增強。居民養老觀正逐漸從生存養老向品質享老轉變,醫養結合、康養結合、旅游養老等需要智慧技術支撐的智慧養老相關產業得到了蓬勃發展。
智慧養老依托于傳統養老服務體系,成為破解養老難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手段。智慧養老的優勢顯著,企業通過建立智慧養老信息平臺,延長送餐服務輻射半徑,有效實現規模經濟效應。在健康管理方面,互聯網、大數據能為老人實行全方位、全天候監控和防護,彌補了無人養老的缺陷。另外,智慧養老體系中一些體力的、模式化的工作交由人工智能完成,智能設備的應用改變過去服務模式,提升養老行業從業人員的社會地位,有效鼓勵了年輕群體投身養老事業。
展望智慧養老未來發展態勢,有3個方向值得重點關注:
——數智化陪伴機器人。智慧養老應既有技術精度,也講人文溫度。未來陪伴機器人能夠提供個性化、精準化的養老服務,注重老年人精神慰藉關懷,發展潛力巨大。
——老年人力資源利用。在不擠占年輕一代就業機會的同時,積極發揮低齡老年人的經驗智慧,釋放人口紅利,讓老年人能與時俱進,老有所學、老有所為。
——鄉村地區智慧養老。數字化技術在鄉村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遠程陪伴、遠程照料、智慧醫療、遠程診療輔助等技術手段可以破解鄉村養老服務“最后一公里”,未來城鄉之間還可以通過智慧技術實現養老“手拉手”“結對子”,讓農村老年人和城市老年人可以互相陪伴、互相幫助,分享各自的人生經歷,一起感受田園風光和城市文明,助力和諧社會與鄉村振興的發展。
在實踐中,智慧技術賦能養老服務還面臨缺乏統一行業標準、產品設備互聯互通效果差、上下游產業鏈未打通的困境。未來我國養老產業的進一步發展需要建立多部門的統籌協同機制,激活養老服務市場,引導老年人消費意識。在企業方面,建議由龍頭企業牽頭構建全國性的“智慧養老產業聯盟”,討論并制定規范統一的智慧養老行業標準體系。在保證數據安全的前提下,建立養老數據資源共享機制,發揮“數據要素×”的作用,助力打造“中國式”養老服務生態系統。
(馮煜雯采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