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發布了2023年12月養老成本指數(ISLCI)。數據顯示,12月,養老成本指數環比由11月下降0.65%轉為上漲0.64%,報117.51點;同比下降2.45%,降幅比11月收窄0.29個百分點。相比之下,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由11月下降0.5%轉為上漲0.1%;同比下降0.3%,降幅比11月收窄0.2個百分點。
自2019年以來,養老成本指數上漲趨勢就已超出同期CPI漲幅,目前二者之間仍存在不小差距,我國居民的養老成本正在逐漸增加。業內專家表示,這背后體現出養老服務市場供給不足,難以滿足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快速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因此,發展建設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對于緩解當前養老成本抬高至關重要。
12月養老成本指數環比上漲0.64%
ISLCI是中國首個養老成本指數,選擇居民消費者價格指數分項指標,并根據老年人支出結構計算合理的指標權重系數,以此來構建衡量我國居民養老成本變化的指標。該項指數以2016年12月31日為基期,基期指數為100點。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表示,受寒潮天氣及節前消費需求增加等因素影響,12月份居民消費物價略有上漲。
從環比看,養老成本指數上漲0.64%。其中,食品價格影響養老成本指數環比上漲約0.63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包括居住價格、醫療保健價格、教育文化和娛樂價格、家政服務價格共同影響養老成本指數環比上漲約0.01個百分點。從同比看,同比下降2.45%,降幅比上月收窄0.29個百分點。
養老成本正在逐漸增加
回溯歷史數據分析發現,“養老成本指數”在大部分時間內都超過了國家統計局公布的CPI數據。
“養老服務成本增長速度快于一般消費品和服務價格增長速度,背后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笔锥冀涃Q大學保險系原副主任、農村保險研究所副所長李文中對《金融時報》記者表示,一方面與養老服務提供成本相對較高有關;另一方面也有養老服務市場供給不足有關,尚難以滿足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快速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
根據此前國務院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顯示,到2030年,人均預期壽命較目前的76.34歲增長到79歲。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人均壽命也在顯著提升,這勢必也會導致養老成本的增加。
發展第三支柱養老至關重要
縱觀各國進入老齡化程度的速度,我國進入老齡化的時間和即將進入超老齡化社會的時間可能更短,未富先老成為未來養老的痛點。如何應對“未富先老”、養老成本增加的難題?高金智庫青研組曾撰文表示,我國目前養老金儲備主要依靠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而基本養老保險領取人數增加,收支缺口日益顯著。因此,發展建設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對于改善當前養老金缺口至關重要。
在李文中看來,緩解養老成本壓力,需要各方形成合力。他表示,一方面,政府要履行責任,加大養老基礎服務供給;另一方面,要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豐富養老服務供給,降低養老服務成本,提高養老服務質量和可及性,滿足社會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此外,養老保障機構和養老金融服務機構也應該做好投資管理,保證有較高的穩定投資收益,以提升消費者未來的養老服務購買力。